企业的所有数据纳入平台来管理对资产基础数据和口径进行统一

  县国有财物办理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财物办理和县属国有企业的财物办理,由于财物办理特点不一样、数据目标不一致,导致无法将全县国有财物纳入一个数据口径进行办理评价,既影响政府对国有财物的能效把控,也没有做到财物效益最大化。
  
  2023年,县决议探究一种全新办理模式,即树立财物全口径财物数字办理渠道,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的所有财物数据纳入一个渠道来办理,对财物根底数据和口径进行统一,为本级政府决策供给良好的数据支撑。
  
  据了解,县全口径财物数字办理渠道在原有财物云渠道的根底上,升级出“7个办理子渠道”,经过对财物的标识化、信息化办理,完成了国有财物全口径、全范围、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办理。
  
  渠道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固定财物、无形财物、在建工程、存货物资、公共根底设置、应急救援物质、战略储备物质、文物文明财物、代管物资的实物状况、财物使用现状、财物构成来源、财物经营状况、财物处置状况、财物评估状况、财物交接状况、财物附加值等信息进行实时搜集与更新,完成财物的实时查询和办理,能迅速剖析汇总构成相关的统计和报表,为发掘财物潜力,提高财物能效供给可靠根据,从而确保了国有财物安全、完成了国有财物保值增值。
  
  渠道上线后,县321家行政事业单位、14家县属国有企业15万余宗财物已纳入渠道统一监管。下一步,县将继续经过大数据技能,动态剖析财物装备合理性和财物处置合理性,经过“众数”办理模型,不断提升财物办理线上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助推国有财物数字化办理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