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村里实际情况在劳务输出保障民众增收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后来村里办起箱包加工车间,我就来这干活,师傅们手把手教我做箱包,现在不必出门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挣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11日一早,50多岁的席桂花就来到坐落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壶泉镇聚和村的箱包加工车间,见到现已开始繁忙的几位工友,她快乐地同我们打招呼。
此前,席桂花还在为生计一筹莫展,2016年她的老公患病去世,儿媳离家出走给她留下两个一岁半的双胞胎孙女,家庭的变故一度让她失去了生活的决心。得知她的状况后,聚和村党支部书记唐振华把她作为要点帮扶对象,不只在生活上资助她,还鼓舞她克服困难,并优先安排她到村里的箱包加工车间作业,让她有了一份安稳的收入来源。
聚和村是广灵县较早的移民搬迁村之一,由于长期缺乏主导工业,乡民搬迁后只要寓居房子,乡民的收入首要依靠外出务工,没有犁地和主导工业成为制约该村开展和乡民安稳脱贫的最大瓶颈。
面临这一状况,2017年8月,依托该村地处城郊、富余劳动力较多的特点,唐振华集思广益,开展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业,量体裁衣制定聚和村的经济开展思路。2017年11月,唐振华组织该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作业队前往河北省白沟镇招商引入箱包加工项目,在全村引入第一个箱包加工车间,解决20户农户工作问题。
为了做大做强箱包加工工业,进一步带领乡民脱贫致富,2019年7月,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唐振华和村委会筹资购买缝纫设备43台,成立村办箱包加工企业广灵县和晟箱包加工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已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估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打破20万元。
在开展箱包加工工业的同时,唐振华针对村里实际状况,在劳务输出上下功夫。2019年,他带头兴办了和阳装修工程有限公司和广灵县盛兴和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协作社,承揽县城周边村庄一些小型装修工程和造林美化工程,带动乡民工作。同时,该村同有关公司协作,经过建立乡民微信群,向乡民供给外地劳务用工信息,共介绍年青劳动力50人外出务工。
“面临未来,我们充满决心。”唐振华说,在村里现有扶贫车间的基础上,之后预备再上一个卡车空气滤芯加工项目,为乡民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保障民众持续、安稳增收。